常人说“以考促学”,为了更好提升自我能力,总会参加各种各样考试。学了乃至一年需要接受国家级检验,难免产生“紧张”心理,而“紧张”心理又影响正常发挥。因此如何调整心态、克服考试焦虑、提高考试效果、轻松应对考试,是所有面临各种各样考试的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一)考试给人带来压力和焦虑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高的焦虑对于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是不利的,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就考试成功本身而言,保持适度的焦虑状态并非有害。因此在考试中端正认识,学会自我调节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这里我们就来介绍几种调节的方法。
1.自我认知调整法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种理论叫ABC理论,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斯提出的。A代表事件,B代表个体对事件的看法,C代表结果。埃里斯的观点:不是事件导致了结果,而是对事件的看法才导致了这种结果。按照这种观点,不是考试导致了焦虑和紧张,而是对考试的看法才导致了焦虑和紧张。其实大多数人也确实是这样,考试前、考试中过多地考虑考不好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越是这样,越是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因此作为考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任何一次考试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算这一次考试失败也并不说明下次一定失败;其次,要正确认识考试的难度。再次,要对自己的应试能力有正确的估计。
2.自信训练法
考试焦虑实际上是考生缺乏自信,潜意识中对自己进行消极暗示的结果。自信训练就是为了消除自我暗示的影响。首先,将那些朦胧的担忧的念头,用清晰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将担忧从潜意识中提升到意识水平,并对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逐一消除,从而走出焦虑误区。
3.意念放松法
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消除紧张心态,有助于克服考试焦虑。意念放松的做法是:静下心来,排除杂念,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可以通过默默地数数、想像蓝蓝的天空等帮助集中注意力,使自己心静神宁;消除紧张、放松心态的效果。
4.良好形象浮现法
前回忆自己过去成功的情境及良好形象,回想自己喜爱或令自己高兴的人和事,使自己心情愉悦,信心增强,情绪饱满,镇定自若地投入考试。
(二)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我们还可能会受到诸如考题的难易、暂时性遗忘、疲劳等偶发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干扰因素的克服可以采用以下心理调节办法。
1.遇到难题时的心理调节
考试遇到难题时大多数同学会出现心理慌张,立即滋生出“天那,这么难,完了”等念头。此时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遇到难题有点紧张是正常的,用不着奇怪和担心”,“紧张于事无补,还是振作起来面对现实吧”。调整好心态,做完自己会做的题目后,再来仔细思考难题,检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看能否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心态放松,积极思考,也许你会豁然开朗,喜逢“柳暗花明”。即使真的无法解决这道难题,但是有此心态,它至少不会影响其他问题的解答,你仍然是考场中的胜利者。
2.舌尖现象的心理调节
舌尖现象是指话到嘴边似乎脱口而出,但就是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考试中经常会遇到“明明复习时看过,记得也还比较牢固,但一时就是想不起来,越急越想不起来”的情况,有时出了考场就想起来了,懊悔不迭。这往往是由于考试时情绪过于紧张所造成的暂时性的记忆提取障碍。如遇这种情况,首先要镇定下来,调整呼吸,暗示自己放松,然后再来回忆相关的内容。如果还是想不出来,就先放开这道题,以后再回头作答。在回忆时尽量利用情境关联帮助回忆,回想有关的内容在笔记本或课本中的位置,想想当时老师讲这些内容时的情境和复习相关知识时的情况,把记起来的概念写下来,看看能否从中得到启发;还可以利用试卷上的其他试题内容作为线索帮助提取。
3.定势的心理调节
考试中定势往往使人习惯于按照已经形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越是解不出来越是一根筋犟到底,走不出这种思维定势的怪圈,看不到其他方法。遇到这种情况时要仔细分析题目。如果开始用正向思维行不通,就改用逆向思维去分析,防止出现思维障碍;或者用言语暗示或引导。如果这些办法都不能消除定势消极作用时,就暂时停止解此题,等其他题做完后再来分析这道题,也许让我们头痛的题就会迎刃而解。
4.考试过程中疲劳的调节
在答卷过程中如果感到疲劳难以答题时,就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否则容易出错。遇到疲倦时可以做点短暂的休息活动,如揉搓脸部、捏捏耳垂、活动手腕、转动头颈等;也可以做做深呼吸,闭目养神几分钟。
总之,在考试中,考生要掌握考试技巧,排除杂念,对周围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调控好情绪,增强自信心,从容去面对,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甚至超水平地发挥。
未来的人才竞争也包括心理素质的竞争。因此,我们越是面对重要的考试,越要能够轻松应对,学会举重若轻,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