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价值类型——对资产评估价值的质的规定,对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约束性
2.替代原则——当同事存在几种效能相同的资产时,最低价格的资产需求最大
3.专业性——资产评估是一种专门职业,它要求执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准入条件,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谙熟的业务知识。
4.贡献原则——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的某一构成部分的价值,取决于它对其他相关的资产或资产整体价值的贡献,或者根据当缺少它时对整体价值下降的影响程度来衡量确定。
5.预期原则——是指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资产的价值可以不按照过去的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决定,而是基于对未来收益的期望值决定的。
6.功能性贬值——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企业原有资产和社会上普遍推广和运用的资产相比较,技术明显落后、性能降低,其价值也就相应减少
7.不可修复性损耗——由于一项资产的改进成本超过了这种改进带来的收益,而不能弥补改进的资产贬值和价值损失。
8.经济性贬值——由于资产以外的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引致资产价值降低
9.实体性贬值——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其物理性能会不断下降,价值会逐渐减少。这种损耗一般称为资产的物理损耗或有形损耗,也称实体性贬值。
10.可修复性损耗——为了改进效用而花费的成本,低于所能由此得到的回报。
11.超额运营成本——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设备在运营费用上低于老设备,超额运营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也就是设备未来超额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12.统计性鉴定——是按资产类别预先设计一套能够反映资产现时及历史状况的项目或指标,如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然后根据帐,卡,测试仪表等反映出的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逐项登记。
13.判断性鉴定——是指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对机器设备的有关指标进行的分析判断。
14.可补偿性损耗——是指可以用经济上可行的方法修复的损耗。
15.假设开发法——在评估地产价格时,将待估土地预期开发后的价值,扣除正常的开发费用、销售费用、税金及开发利润,从而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一种方法。
16.残余估价法——指建筑物与其基地合并计算收益,在用收益法以外方法求得土地价格时,从建筑物和基地所得收益中,扣除属于基地的纯收益,从而得到归属于建筑物的纯收益,再用建筑物还原利率还原,便可得到建筑物的收益价格。
17.基准地价——是指城镇国有土地的基本标准价格。是各城镇按不同的土地级别、不同的地段分别评估和测算的商业、工业住宅等各类用地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18.标定地价——是在市、县政府根据需要评估的正常土地市场中,在正常经营管理条件和政策作用下,具体宗地在一定使用年限内的价格。
19.割差法——就是根据企业整体评估价值与各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进行比较来确定商誉评估值的方法。
20.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21.资产基础法——我国也称为成本加和法,是指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于企业的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确定企业、企业所有者权益或企业证劵价值的一种常用评估方法。
22.市盈率乘数法——是利用公司的价格与其收益之间的关系即市盈率,作为乘数与被评估企业的预期收益推算出被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
23.追溯性评估——指需要确定过去价值的评估,即评估基准日早于报告日。在资产纳税、司法诉讼等情况下,经常需要进行该类型评估。
24.现值性评估——该类型评估,基准日与报告日期是相同的。大多数评估项目都是要求评估资产的现时价值。
25.预期性评估——资产未来价值评估。对正在开发的项目的资产权益进行评估时常需要确定资产的未来价值。
26.资产评估程序性准则——是关于注册资产评估师通过履行一定的专业程序完成评估业务,保证评估质量的规范,包括评估业务约定书,评估计划,评估工作底稿,和评估报告等
27.行业自律管理模式——是资产评估行业置于社会自发形成的行业协会管理之下,资产评估业的发展依赖于评估业内形成的准则和规范进行。
28.政府管理模式——是指资产评估业务活动,包括人员资格,机构,项目均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进行。
29.复原重置成本是指运用与原来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格式、技术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这项全新资产所发生的支出。
30.更新重置成本是指利用新型材料,并根据现代标准设计及格式,以现时价格生产或建造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成本。
查看全部复习资料请点击下载:
资产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