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成考2017年考试科目《政治》考点梳理(一)
来源:www.hnsfdxzk.org 发表时间:2017-10-13 11:43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自考办 点击: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网上报名
目 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第五章: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第六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考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凡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不可知论。
考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3)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考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主阶段哲学。
考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主阶段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作概念的艺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考点1:物质的定义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考点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即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相对的,即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和特殊状态。另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考点3:
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考点4: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程。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的。
3.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
4.意识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1.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3.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反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物的真相。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认识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如实地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
第三章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考点1:联系的定义及其性质
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考点2:发展的定义及其实质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发展,是指事物由低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序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考点3:矛盾的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在唯辩证法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在认识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就人类认识过程而言,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认识上升到一般、共性的认识,再用一般、共性的认识指导对其他个别、特殊事物的认识,这正是人类获得正确认识的正常秩序,若不如此,人类认训就不能得到丰富和接近真理;第二,就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而言,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哲学基础,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指南。
考点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
(3)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4)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考点5: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既然任何事物质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就要把对事物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定性研究是认识的基础,定量研究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2)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已特定的度,就要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与事物本身度相适合,掌握适度原则。
(3)既然事物发展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就要外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既要重视点滴的积累,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将事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考点6:否定之否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和由升的事物的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自我发展道路的前进性的统一。
考点7: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首先,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其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的。再次,现象是显于外部的,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隐于内部的,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与本质又是辩证统一的。本质是现象的内在根据,本质决定着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显示自已的存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现象从属于本质,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三质。
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对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考点8: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内容与形式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内容与形式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3)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2)根据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原理,还应重视形式的作用,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3)根据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当形式对内容起促进作用时,要保持形式的相对稳性;而形式不适内容、甚至阻碍内容发展需要时,就要抛弃旧形式,选择和创造新形式,以适应内容发展的需要。
考点9: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2)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1、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2、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取得科学认识的前提。
(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人利于总结经验教训,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
(3)准确把握因果联系,能够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考点10: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表现在: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考点11: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3)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
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
考点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考点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和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和形式都有质的区别。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过到辩证统一。
(1)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2)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
考点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呼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这是因为:
(1)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
(2)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掌握。
(4)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考点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亦称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人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和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第二,每一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真理的发展越来越全面、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彻底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和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对象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第二,从认识的广度来看,每一个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二,真理的绝对性是相互渗透的;第三,真理是一个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每一真理都是人类认识从相对走向绝对的无穷转化过程中的环节。
真理之所以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的,是因为:第一,作为认识客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第二,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因而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真理,当然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第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因而被实践标准检察的真理,当然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只能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中坚持。
第五章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考点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简称历史,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事和总的看法。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主要依据在于:
(1)它是一切历史观都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4)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考点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产生存在的根源
凡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是属于唯心史观或曰历史唯心主义。
唯心史观有两个根本缺陷:第一,它只看到了导致社会历史运动的精神动因,把社会历史活动当事人的目的、动机、意志等社会意识当成社会意识当成社会历史运动变化的决定力量,而没有进一步考察在精神动因背后的社会物质根源;第二,它把历史看成是由少数杰出人物创造的,无视或否认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唯心史观主要表现不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形式。唯心史观之所以形成并长期在社会历史观中独占统治地位,有其复杂而深刻的根源;
(1)社会根源。看不到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结果就必然导致用主观想象的联系去代替社会历史发展本身的实际联系。
(2)阶段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经济上的剥削地位和政治上的统治特权,总是把剥削制度说成是天意和神意,或者理性决定的,他们的统治是永恒的。
(3)认识论根源。人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社会历史是由英雄豪杰人物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考点3:唯物史创立的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和科学。
(4)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走历史必由之路,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指南。
考点4: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考点5:生产力的含义及物征
生产力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并为人直接掌握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只属于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人的实践能力的衡量尺度。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必性。
考点6:生产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生产关系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客观物质关系。
其主要特征就是客观性。
生产关系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由三个方面构成:生产资科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公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科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考点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既坚持在根本上是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也承认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有一定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生产和内容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第三,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已的历史断承性;第四,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考点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客观规律,它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尊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对我们的根本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义义建设中,我们党始终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毫不动摇动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要求自觉调查整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考点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筑的矛盾
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上层建筑利用自已的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竭力为自已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最集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上层建筑总要破坏同自已相对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竭力排除它们的影响,经保护自已的经济基础。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它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全面地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考点3: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可能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考点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及现实指导意义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说:首先,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必要要素;其次,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要求我们切实认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性地位,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现代科学技术队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于生产时间。
科学技术是第一个生产力,要求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考点5: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3)人民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考点6: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
历史主义的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出发,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既不能无视历史的局限性美化古人,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苛求前人。
(2)坚持价级分析的方法
阶段分析方法要求把阶级社会的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段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不可能唯物主义地理历史人物的作用及其性质。
(3)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
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
考点7: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根本观点,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相信人民群众自已解放自已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将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就形成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之中来,到群众中无能为力。群众路线是贯穿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的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在开切工作中克制胜的法宝。
考点8: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其一,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其二,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让变,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或飞跃。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形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等五种经济社会形态。
考点9: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表现在,其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其二,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其三,社会形态更替的手段与方式是多样的。